東莞[東莞網]
東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建郡,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和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煥、抗日名將蔣光鼐、著名畫家鄧白、舉重冠軍陳鏡開等都是東莞籍人,著名的嶺南畫派也發端于東莞可園。東莞1985年撤縣建市,1988年升格為地級市,現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386個村委會、205個居委會。全市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萬人,其中本地戶籍人口174.8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520.11萬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約100萬人,海外華僑約30萬人,是著名的僑鄉。 進入
烏魯木齊[烏魯木齊網]
新疆擁有中國六分之一的國土,烏魯木齊是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是新疆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是新歐亞大陸橋中國西段的橋頭堡,地處亞洲大陸地理中心。行政區總面積1.42萬平方公里[1],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339平方公里[2]。全市常住人口311.03萬,其中城市人口就占98%以上。現轄七區一縣,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 進入
福州[福州網]
福州,簡稱“榕”,為福建省省會,位于閩江下游,系我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東瀕東海,與臺灣省隔海相望,北、西、南三面分別與寧德市、南平市、三明市、泉州市、莆田市接壤。福州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同時也是重要文化中心,從宋代起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產生進士(4100多人)、狀元(31人)和兩院院士(67人)最多的中國城市之一。在近現代史上,它位列中國最早開放通商的五個城市之中,又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和工業、科技發源地之一。 進入
海口[海口網]
海口從發端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北宋開埠以來,海口市隨著海南的發展而形成相應的規模。在歷史的長河中,海口市融匯在祖國歷史的激流中,伴隨著中華民族歷史脈搏搏動而涌動。海口于1926年建市,1950年解放。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海口市成為海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郵電樞紐。2002年,瓊山市并入海口,海口市的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進入
鄭州[鄭州網]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地處中華腹地,九州通衢,北臨黃河,西依嵩山。全市總面積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萬人。現轄6區5市1縣,一個國家級新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一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商朝開國君主商湯所建的亳都,今河南省政治、經濟、教育、科研、文化中心。 進入
長沙[長沙網]
長沙為湖南省省會,位于湖南省東部,湘江下游長瀏盆地西緣。長沙市南接株洲市和湘潭市,西抵婁底市,北達岳陽市、益陽市,東挨江西省宜春市、萍鄉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1°53'~114°5',北緯27°51'~28°40',東西長約230公里,南北寬約88公里。 進入
寧波[寧波網]
寧波,簡稱甬,是中國浙江省的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有制定地方性法規權利的較大的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準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的三大經濟中心之一,寧波港是中國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則列全國第四大港口。全市總面積9365平方公里。位于浙東,長江三角洲南翼,北臨杭州灣,西接紹興,南靠臺州,東北與舟山隔海相望。在中央及浙江省的文件中,寧波市分別被定義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浙江省經濟中心。 進入
澳門[澳門網]
澳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側,由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和路氹城四部分組成,在總面積共32.8平方公里生活了50余萬人,這也使澳門成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澳門北與廣東省的珠海市拱北連接;西與同屬珠海市的灣仔和橫琴對望。東面則與另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相距60公里,中間以珠江口相隔。澳門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其著名的紡織品、玩具、旅游業、酒店和娛樂場使得澳門長盛不衰。因此,澳門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進入
香港[香港網]
香港是亞洲繁華的大都市,地區及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條件優越的天然深水港,1842年至1997年是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香港面積約1104平方公里,人口超過700萬,主要產業包括零售業、旅游業、地產業、銀行及金融服務業、工貿服務業、社會和個人服務業。香港把華人的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于世。 進入
徐州[徐州網]
徐州是蘇北最大城市,是國務院批準的擁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是江蘇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個特大城市之一,也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六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現為第二亞歐大陸橋東端一個人口超過三百萬的特大城市。
徐州“東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京滬鐵路、隴海鐵路、京滬高鐵、徐蘭客運專線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貫穿徐州南北,北濱微山湖。公路四通八達,北通京津,南達滬寧,西接蘭新,東抵海濱,為我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東西、南 進入
沈陽[沈陽網]
沈陽,遼寧省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國特大城市,東北地區最大的國際大都市,東北地區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同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之一,被譽為共和國長子,素有“東方魯爾”的美譽。2010年4月,沈陽經濟區獲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中國第八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標志著沈陽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沈陽位于環渤海經濟圈(我國第三大經濟圈)之內,是環渤海地區與東北地區的重要結合部。 進入
四川[四川網]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于我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在東經97°21′~108°31′,北緯26°03′~34°19′之間。以兩宋益、梓、利、夔,”川峽四路“而得名,全省總面積48.5萬多平方公里。西有青藏高原相扼,東有三峽險峰重疊,北有巴山秦嶺屏障,南有云貴高原拱衛,形成了聞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四川地大物博,人杰地靈,歷史悠久,自古享有“天府之國”之美譽。 進入
威海[威海網]
威海市位于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西與煙臺市接壤。 威海市是中國著名的港口及旅游城市,是中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是中國首批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之一,是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也是全國綜合經濟實力50強城市。 2009年5月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城市。 進入
麗江[麗江網]
麗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東經100.25,北緯26.86 ,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總面積20600平方公里。轄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共有69個鄉(鎮) 446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20多萬人。
麗江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個世居民族,其中納西族23.37萬人,彝族20.14萬人,傈僳族10.62萬人。其中納西族占古城區及玉龍縣(即原麗江縣)總人口的57.7%。并且著有"國中貴原,云中麗江。 進入
合肥[合肥網]
合肥,安徽省省會,位于安徽中部,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貿中心,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核心城市。 進入
山西[山西網]
山西(Shanxi)位于太行山之西,黃河以東。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稱為“表里山河”。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579平方公里,2010年總人口3571萬人,現轄太原、大同、朔州、陽泉、長治、忻州、呂梁、晉中、臨汾、運城、晉城等11個地級市,共 85個縣,11個縣級市,23個市轄區。省會太原,省政府駐太原市府東街。 進入
云南[云南網]
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邊陲,省會昆明。戰國時期,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說法是因位于“云嶺之南”而得名。總面積約39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面積4.11%,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排名第8。總人口4596萬(2010年),占全國人口3.35%,人口排名為第12名。與云南省相鄰的省區有四川、貴州、廣西、西藏,云南省的3個鄰國是緬甸、老撾和越南。北回歸線從該省南部橫穿而過。 進入
漳州[漳州網]
漳州市,常住人口為498萬。地處東經117°-118°、北緯23.8°-25°之間,東瀕臺灣海峽與臺灣省隔海相望城市象征-威鎮閣,東北與泉州和廈門接壤,西北與龍巖相接,西南與廣東的潮州毗鄰。漳州市絕大多數為漢族,也有畬族、高山族等21個少數民族。漳州是著名的僑鄉和臺灣祖居地,旅居海外的華僑、港澳同胞有70萬人,臺灣人口中1/3的人在明朝清朝時的祖籍是漳州,是僑、臺胞尋根謁祖的地方之一。漳州的南靖、平和、云霄、詔安等縣還有不少客家鎮、村,有客家人幾十萬,使用受漳州話影響的客家話。 進入
煙臺[煙臺網]
煙臺是山東省的一個下轄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位于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煙臺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并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最大橫距214公里,最大縱距130公里,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2643.60平方千米,海岸線曲長702.5千米,海島曲長206.62千米。煙臺市是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環渤海經濟圈內以及東亞地區國際性港城、商城、旅游城。 進入
張家界[張家界網]
張家界為中國湖南省的省轄地級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脈腹地,為中國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1982年9月,張家界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8月,武陵源被列入國家第二批40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內;1992年,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自然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進入
佛山[佛山網]
佛山簡稱“禪”,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1951年6月26日成立。這里是黃飛鴻、李小龍的故鄉,是珠三角的經濟重地,一個榮耀千年的商貿名城,用生生不息的陶都圣火鍛造出“敢為人先,崇文務實”的城市。 進入
濟南[濟南網]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位于魯中西部,是我國環渤海地區南翼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軟件名城、國家創新型城市之一。濟南是山東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北連京津,南接滬寧,東西連通山東半島與華中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發展軸上的重要交匯點,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是中華文明中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是第11屆全國運動會和第7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主辦城市。 進入
廈門[廈門網]
廈門市是福建省的一個副省級城市,是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同時也是全國首批實行對外開放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并擁有地方立法權。位于福建東南部,西部與漳州毗鄰,北接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曾是國共雙方距離最短的前線陣地,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著名景點有鼓浪嶼、集美歸來堂、萬石植物園、廈門大學、海滄大橋、同安影視城、廈門園博園、南普陀寺等。 進入
秦皇島[秦皇島網]
秦皇島,簡稱秦,位于中國河北省東北部,首批全國沿海開放城市。因公元前215年中國的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巡至此,并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尊號而得名的城市。現為為河北省省轄市,中國北方著名港口城市。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
進入
石家莊[石家莊網]
石家莊,舊稱“石門”,簡稱“石”,河北省省會,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石家莊市域歷史悠久,所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自古為河朔重鎮,西柏坡為中國革命圣地,石家莊于1947年成為全國第一個由解放軍解放的大城市,孕育了新中國的雛形。石家莊人文、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正定大佛和趙州橋同為華北四寶。石家莊交通便利,為鐵路、高鐵樞紐城市;現已成為市區城市人口規模286.2萬(2010年)的全國特大城市之一,京津冀都市圈第三極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醫藥、紡織工業中心城市,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生物產業基地之一,華北重要商埠。 進入
三亞[三亞網]
三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僅有的2個地級市之一,位于海南島的最南端。三亞是海南著名的熱帶海濱旅游城市和海港。 進入
武漢[武漢網]
湖北省省會。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江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進入
長春[長春網]
長春,吉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城市,有“東方底特律”之稱。中國建成區面積和建成區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國特大城市之一。 進入
黃山[黃山網]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景區由市直轄)。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圣地,遺址遺跡眾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徐霞客曾兩次游黃山,留下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黃山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生態保護完好,動 進入
大連[大連網]
大連,位于歐亞大陸東岸,中國東北遼東半島最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面向黃海,有包括大小島嶼260個。是中國的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也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中國遼寧省的一個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內第二大城市,是中國東北主要的對外門戶;也是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 進入
西安[西安網]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當今的西安是陜西省的省會,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制造基地,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2009年國家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西安被列為繼北京、上海之后,我國第三“國際化大都市&rdqu 進入
重慶[重慶網]
重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直轄市之一,地處中國西南。是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內陸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先行區,中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長江上游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長江上游生態文明示范區,中西部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區,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上游航運中心,中國政府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開發地區以及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歷史悠久,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因為重慶的地理環境,重慶多山多霧,故又有霧都、山城的別名。 進入
南京[南京網]
南京,戰國時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為“王之地也”,簡稱“寧”,原中華民國法定首都,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稱。南京位于長江下游沿岸,是長江下游地區重要的產業城市和經濟中心,中國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進入
珠海[珠海網]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個重要城市,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并明確珠海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海位于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新會、臺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珠海是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于1980年成為經濟特區。為確保本身的高科技和旅游地位,珠海抑制重工業發展。按總工業輸出額計,主要工業依次為:電子及通訊設備、電子儀器及機械、辦公室儀器。珠海從昔日一個經濟落后的邊陲小縣,一躍成為新型花園城市。 進入
無錫[無錫網]
無錫市位于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臨長江,南瀕太湖,東與蘇州接壤,西與常州交界,京杭運河從中穿過。無錫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也是一座現代化工業城市,我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素有“小上海”之稱。無錫地處太湖之濱,風景優雅秀麗,千年悠久歷史,是在江南蒙蒙煙雨中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無錫以豐富而優越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成為全國十大旅游觀光城市之一。 進入
青島[青島網]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臺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其中省會十個,非省會五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871.51萬人,其中市區1159平方公里,市內四區總人口為207.79萬人;其他三區五市(縣級)663.72萬人。 特產:嶗山石、"西施舌"海貝、膠州灣雜色蛤、嶗山拳頭菜 進入
成都[成都網]
成都市,簡稱“蓉”,別稱“錦城”、“錦官城”,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區科技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全國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試點城市、金融對外開放城市、行政副省級城市。2003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成都綜合實力位列第九位。 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并被《財富》(中文版)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商務城市”。2004年當《CCTV》 進入
哈爾濱[哈爾濱網]
位于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的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東北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東北北部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國省轄市中管轄面積最大、管轄總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僅次于成都),是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全市土地面積5.31萬平方公里,轄8區10縣(市)。戶籍總人口998.3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95.2萬人,48個少數民族,其中少數民族66萬人。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共和國長子”、“冰城”、“天鵝項上的珍珠”、&ldqu 進入
蘇州[蘇州網]
蘇州,古稱吳、吳都、吳中、東吳、吳門,現簡稱蘇。蘇州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也是4個中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蘇州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 進入
桂林[桂林網]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湘桂走廊南端,東經109°36′至111°29′、北緯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東北面與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與柳州地區相連,南、東南面與梧州市、賀州市相連,毗鄰廣東省。 進入
天津[天津網]
天津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有超過1000萬人居住和生活在這一地區,市中心距北京137公里,是著名的國際港口城市和生態城市。它位于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近代工業的發源地、近代北方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我國北方的海運與工業中心。 作為擁有中國第四大工業基地和第三大外貿港口的大都市,自從2006年濱海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政策后,重新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 2013年,它將承辦第六屆東亞運動會。 進入
深圳[深圳網]
深圳市,又稱為“鵬城”,位于中國南方珠江三角洲東岸,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國務院批準于1980年8月26日正式設立。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953平方公里,其中,經濟特區面積為395.81平方公里。經過29年的建設和發展,深圳由一個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對全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2008年度排名顯示,深圳位列第二。 進入
昆明[昆明網]
昆明為云南省會,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作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西部地區第四大城市(僅次于成都、重慶、西安),它是云南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國重要的旅游、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 此外,它還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樞紐,是中國唯一面向東盟的大都市。因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溫帶氣候特點,城區溫度在0—29℃之間,年溫差為全國最小,這樣在全球亦少有的氣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譽中外! 進入
杭州[杭州網]
杭州是浙江省省會(經緯120.2E,30.3N),長江三角洲南翼中心城市,“東南第一州”。浙江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也是中國最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元朝時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贊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有著2200年的悠久歷史的杭州還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杭州有多項旅游景點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創造了一批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進入
廣州[廣州網]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解放前舊稱省城。地處中國南方,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西江、北江、東江水道在此匯合,瀕臨南中國海,珠江入海口,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廣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廣州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也是全國華僑最多的大城市。2007年,廣州市有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352.35萬人。其中海外華僑華人106.08萬人,港澳同胞87.72萬人,分布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市內歸僑1.68萬人,僑港澳眷屬156.87萬人。 進入
上海[上海網]
上海,中國大陸第一大城市;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上海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上海位于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擁有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最大的工業基地。有超過2000萬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區,其中大部分屬漢族江浙民系,通行吳語上海話。上海又是一座新興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古跡。如今上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閃耀全球的國際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上海是2010年世界博覽會舉辦城市。 進入
福建[福建網]
福建省,簡稱“閩”,省會福州,是中國東南沿海的省份。地處北緯23°33′至28°20′、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部、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島相望。東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陸域面積12.4萬平方公里。福建省行政區劃中,馬祖列島(連江縣)、金門群島(金門縣)及烏丘嶼(屬莆田縣,金門縣代管)等實際由臺灣當局有效控制。 進入
安徽[安徽網]
安徽,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部的省份,簡稱“皖”。公元1667年因清代江南省(明代南直隸)東西分置而建省。省名取自安慶府、徽州府首字。中華民國沿襲清代建置,仍置安徽省。對日戰爭期間曾分置皖北行政公署、皖南行政公署。1949年,以長江為界分設皖北人民行政公署、皖南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重建安徽省。 進入
北京[北京網]
北京有著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見于記載的名字為“薊”。民國時期,稱北平。新中國成立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簡稱“京”,現為中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全國第二大城市及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北端,東南局部地區與天津相連,其余為河北省所環繞。它薈萃了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每年有超過1億4700萬的旅客。 進入